• 首页
  • 门徒注册介绍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新闻资讯你的位置:门徒注册 > 新闻资讯 > 从军营到山林! 一位退役军人的生态养殖路

    从军营到山林! 一位退役军人的生态养殖路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0:04    点击次数:70

    齐鲁网·闪电新闻8月6日讯脱下军装,投身农业,只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。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,有一片曾经沉寂的山林,如今却成了热热闹闹的“养殖场”。退役军人胡金涛,他带领着一支“猪羊鸡队伍”,在这里开拓出一条绿色养殖之路,追逐着生态养殖的梦想。

    下午不到6点,临近猪的喂食时间。胡金涛站在山坡下,一声响亮的口哨声打破了宁静。瞬间,原本在泥洼里悠然自得的几十头黑猪,从四面八方奔来,迅速在他面前整齐聚集,发出此起彼伏的“哼哼”声。

    1989年出生的胡金涛,是碑廓镇山西头村本地人。2007年,他响应号召入伍成为步兵,两年军旅生涯磨炼了意志。退伍后,他先后从事船员、装修工等工作。随着年龄增长,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浓烈,最终还是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。

    回忆起创业初期,胡金涛说:“我是从一头老母猪开始精心照料,等待繁殖,一步步走到现在的。”如今,他的养殖场颇具规模,有80多头猪、700多只鸡和200多只羊。他坚持传统养殖模式,不喂精饲料、不催肥。猪、鸡、羊白天自行上山吃草、啄虫,饮用山泉水;到了傍晚,胡金涛就用玉米、麸子等天然谷物为它们加餐。

    “我就是用这种最传统的养殖方式,让牲畜自然生长。就拿老黑猪来说吧,它的生长周期长达一年半,比棚养猪长得慢,但肉质出众,口感绝佳。”胡金涛说。

    然而,生态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山林放养模式下,牲畜难免遭遇小病小痛。遇到猪感冒打蔫、食欲不振时,胡金涛便会整夜守在简易猪棚观察照料,如同照顾战友般细心。

    “养久了,它们就像家人一样。它们健康,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。”在胡金涛眼中,这些牲畜不仅是产业,更是他用心呵护的责任与伙伴。

    军旅生涯的烙印也融入了他的养殖管理方式。喂食时吹哨集合的习惯,便是他从部队带回的“法宝”。起初,他带着牲畜认路,经过一段时间训练,如今只要哨声响起,无论多远,它们都会从山坡各处迅速集合,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。

   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胡金涛的努力逐渐有了回报。许多客户品尝过他的产品后赞不绝口,成了回头客。目前,他正积极学习拍摄短视频,希望通过镜头记录养殖日常,让更多人了解他的生态养殖理念和优质产品。

    “我相信,只要产品过硬,加上良好口碑,这些喝山泉水、吃野草长大的黑猪肉,一定能走出大山,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”胡金涛说。

    当兵时保家卫国,现在守好这片山,养出好肉,让生态养殖的路越走越宽。未来,胡金涛计划积累更多经验,扩大养殖规模,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,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份绿色生态的事业中来。

    闪电新闻记者徐一丹霍平报道



    Powered by 门徒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